各位同學們,經過這幾週的時間,
是否已經忘了前幾週的教學內容了呢?
忘記了的話,沒有關係,趕緊再去複習一下吧!
因為在上次的教學後,小編最後有提示各位同學,
我們本週的教學內容,將會延續跟上次有關,
所以忘記的同學們,趕緊回去複習一下吧!
品管七大手法 

(點此連結,複習去
)
複習完畢後,接著小編將繼續帶各位同學來了解什麼是新QC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Seven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Tools),
又稱品管新七大手法,新的七種質量控制工具或N7,
為1972年,日本科技聯盟的納谷嘉信教授歸納出的一套品管工具,
這個方法恰巧有七項,為有別於原有的「QC七大手法」,所以就稱為「新QC七大手法」。
新QC七大手法
關聯圖(Relationship Diagram)
關聯圖,又稱關係圖,20世紀60年代由日本應慶大學千住鎮雄教授提出,
是用來分析事物之間"原因與結果"、"目的與手段"等複雜關係的一種圖表,
它能夠幫助人們從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中,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
親和圖法,又叫KJ法,是日本川喜田二郎首創,把大量收集到的關於未知事物
或不明確的事實的意見或構思等語言資料,按其相互親和性(相近性)歸納整理
這些資料,使問題明確起來,求得統一認識和協調工作,以利於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系統圖(System Diagram)
系統圖就是把要實現的目的與需要採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統地展開,
並繪製成圖, 以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種方法。
系統圖由方塊和箭頭構成,形狀似樹枝,又叫樹枝系統圖、家譜圖、組織圖等等,
它是把價值工程中所用的機能系統因的手法應用到質量管理中來的一種圖形方法。
系統圖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素展開型系統圖:一類是措施展開型系統圖。
過程決策程式圖(PDPC)
過程決策程式圖,又稱PDPC(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法是隨事態的
進展分析能導致各種結果的要素,並確定一個最優過程使之達到理想結果的方法。
中場休息時間,為了持續接下來能夠更有效的學習,各位同學就起來動動身體吧!
腦子清醒一點,學習才會更有效率,動一動身子,我們再接著繼續囉!
矩陣圖(Matrix Diagram)
矩陣圖法就是從多維問題的事件中,找出成對的因素,排列成矩陣圖,然後根據矩陣圖
來分析問題,確定關鍵點的方法,它是一種通過多因素綜合思考,探索問題的好方法。
矩陣數據分析法(Matrix Data Analysis Chart)
矩陣數據分析法是對多個變動且複雜的因果進行解析。 矩陣圖上各元素間的關係如果能用
數據定量化表示,就能更準確地整理和分析結果。這種可以用數據表示的矩陣圖法,叫做
矩陣數據分析法。在QC新七種工具中,數據矩陣分析法是唯一種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的方法
,但其結果仍要以圖形表示。
箭條圖(Arrow Diagram)
箭線圖法又稱矢線圖法或雙代號網路圖法(Activity-On-Arrow,AOA)是計劃評審法在質量管理
中的具體運用,使質量管理的計劃安排具有時間進度內容的一種方法。它有利於從全局出發、
統籌安排、抓住關鍵線路,集中力量,按時和提前完成計劃。是網路圖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呼~~,各位同學應該很難想像吧!
原來QC手法有這麼多種,能夠好好運用更是一門不容易的事,
(謎之音:小編也覺得好驚訝和不容易
)
希望小編這兩次的教學,能夠讓各位同學都有很大的幫助,
不論是原先就有在使用的同學或是對這門學問都有興趣的同學,
希望都能對QC手法有更多的認識及幫助。
好啦!老話一句,那我們就一樣下回見囉!!
掰掰~~
參考訊息出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81%E7%AE%A1%E6%96%B0%E4%B8%83%E5%A4%A7%E6%89%8B%E6%B3%95